前几天小财扒了一下,前几天某媒体对酱油领域扔出的重磅“炸弹”,起因是《消费者报道》3月发布了一份送检报告,送检的13款中12款零添加酱油检出镉,含量范围在0.00572~0.110mg/kg,7款零添加酱油检出总砷,含量范围在0.00606~0.102mg/kg。
如果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在我之前的文章《这次酱油事件,差点走上霸王洗发水的剧本!》中简单的看一下事件全貌。
本次事件可以说是在酱油领域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几乎不管是榜单上的酱油企业还是没上榜的酱油企业都受到波及,可以说这次事件如果是企业策划,那么只能说是一次七伤拳!
在这次事件中如果非要找到一个受害最严重的企业,我们不得不给“千禾”颁发一个第一名的名号。
虽然这份名单中千禾镉的含量最高,达到了0.0110mg/kg,与海天比只多了0.0009mg/kg。虽然与国检的镉含量标准0.2mg/kg相差甚远。但是千禾一直将“0添加”放在瓶身最醒目的位置。在前几年的海天风波中,“0添加”的千禾有多风光,这次就多狼狈。
热血上头的网友,一看你千禾不是“0添加”么?怎么测出来还有“毒”?瞬间千禾就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
于是,拿了第一名的千禾被拎出来“吊打”了一次。
事件发生当晚,千禾味业在官方微博发布说明,第一时间将表示酱油不存在问题“镉”“砷”问题,这些物质本身就存在原料中,然后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千禾解释一通后,网友们表示并不满意!于是,千禾被拎出来“吊打”了第二次。千禾引以为傲的“0添加”又被网友扒出来,这只是个商标,并不代表其他意义!
到了24日,千禾一如既往的硬,给出的回应只是一味的强调我们就是没有使用常规的食品添加剂。表示“0添加”虽然是商标,也是为了标识出没有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的酱油。并再次强调我们酱油没问题。
千禾不停地讲道理,网友不断地摇头并大喊:我不听我不听!
就像男女朋友吵架,在乎的是讲道理抠字眼吗?广大网友在乎的是态度。网友彻底被导入了另外一条情绪路线,而千禾只是一脸懵!千禾:我XXXXX。
当然客观来看,这次事件连续几天被推上热搜,或许存在着某种朴实无华的商战。
小财特意去查看了千禾这几年的利润。13年来,利润率扩张了10倍有余,可以说是一路狂奔。可想而知这会红了多少人的眼。反正小财是挺妒忌的。
利润的扩张是离不开营销上,当然就会使用了一些当时来说无关痛痒的营销方式。于是小财又去官网逛了一圈,其中的品牌介绍直接“苏东坡”建立强关系。
来源:千禾官网
那么名称上打点擦边球也是很正常的。广告法可是明确规定了不能使用“最”“第一”“100%”等绝度性词语,“0添加”的反噬可能也早在多年前被冥冥中注定!
大概就是爬的有多快,跌的就有多痛。当初采用的“取巧”招数就像回旋镖似的扎了过来。
“取巧”招数不仅仅如此,还记得小时候的酱油就只有酱油,而现在生抽老抽味极鲜,硬生生被酱油企业凭空造了出来。
小财有次逛街,遇到一家小店卖自酿酱油,价格比超市里普通酱油的贵许多,老板大吹特吹这是古法酿造,祖上三代传承。我问老板怎么没有生抽,老板告诉我生抽就是酱油稀释了加味精调和的。但这个是真是假小财无从考证。
比较正经的说法是因为一缸酱油可以发酵好几次,第一次出来的比较鲜,颜色较浅,味偏咸被称作生抽,后来的几次加了焦糖颜色比较重的,味偏甜称作老抽,其实说白了都是酱油。
这也算是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同口味了,虽然但是从“生”“老”这两个字眼来说,总有一股说不上的意味。
来源:百度百科
这个问题小财有些晕,先不管了。小财比较好奇古法酿造和现代工艺的差别,价格为啥差价这么大。
主要是原料问题,古法直接用大豆为主原料。而现代工艺主以豆粕或豆饼为原料,也就是大豆先榨完油剩下的再去做酱油,原料成本相对便宜很多。
来源:百度百科
到这里,小财又有一个问题了,豆粕或豆饼为与脱脂又有什么关系。毕竟酱油瓶上可有很多标榜用的是非脱脂大豆。
来源:百度百科
好吗,原来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标榜用的非脱脂大豆是真的用的纯大豆?只是这成本和售价让小财有些疑惑。
还有特级酱油、…..为什么值得作为营销卖点来强调。
小财去查了下这个特级的标准是怎么来的,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
来源:百度百科
而美国的基础标准就是我们的特级酱油标准,而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酱油的标准级就是我们的一级酱油。在这里,小财呼吁国家有关单位提高中国酿造酱油的标准。
来源:DeepSeek
氨基酸态氮是如何产生的,这跟酱油发酵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也是酱油鲜味的主要来源。于是酿造时间成为了宣传标语。
酱油的文字游戏无非就是体现产品的优势特色,只是一种营销方式。
爬的越高盯着你的人越多,只要犯一点错误就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是被拿来“杀鸡儆猴”。
希望千禾能够记住这个教训,去更加关注产品本身,而不是在名称上玩文字游戏。
食品的健康任重而道远,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物质极其匮乏、“聊胜于无”的年代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已经从量走上了质的追求。
“民以食为天”,我们关注食品的健康安全,不应该在天花乱坠的广告语中分辨真假。
羊肉串不是羊肉,红薯粉里没有红薯,这都是过去追求量大和价低过程中产生的“恶币驱逐良币”的事件。希望酱油行业能走上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
作者:尼古
编辑:尼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狗商业评论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文章提及或者展示关联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