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才需抱团,猛兽从来独行。这是特朗普信奉的治国哲学。
作为一位饱经风霜的政治人物,特朗普并不在乎道德评价,也无所谓联合盟友。与拜登散漫松弛的治国方式不同,特朗普这次是带着使命来的,这一任期誓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四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自己被上帝拯救是为了让他来拯救美国。在经过了被民主党穷追猛打的四年之后,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掌控比四年前有增无减,民主党则丢失一府两院,在去年大选中一败涂地,这使得特朗普拥有巨大的权力,能够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美国。
回顾一下特朗普上台两个多月以来的关税措施:2月初,由于芬太尼问题,特朗普宣布将给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并给中国加征10%关税。此后,特朗普给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一个月的缓冲,不过关税最终在3月4日生效,而中国在一个月内被两次额外加征10%的关税。3月12日,特朗普给所有钢铝产品加征的25%关税正式生效。4月3日,特朗普宣布的25%进口汽车关税也开始生效。4月2日,重磅的对等关税政策公布,美国将对至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10%到50%不等的关税,其中对中国将加征34%的关税,对台湾加征32%的关税,欧盟、日韩等盟友也全数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美媒曝出针对各个国家的具体关税税率制定竟是用美国与该国的贸易逆差除以美国向该国的进口额,再除以二得出,这与特朗普先前说要比照他国关税税率和贸易壁垒的承诺背道而驰,令人大跌眼镜。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声明,虽然它在技术上可以计算出实际壁垒的税率,但用上述公式更能实现特朗普降低贸易逆差的目标。
关税,这个在贸易全球化时代并不起眼的工具被特朗普玩出了新高度。特朗普为何如此痴迷关税?事实上,这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特朗普当初的异军突起并不是偶发事件,而是数十年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的结果,因为数十年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美国资本家与精英阶层的狂欢,而忽视了中下层美国白人的利益。当美国资本家通过经济全球化赚得盆满钵满之时,美国心脏地带的蓝领工人、农村人、低收入群体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尤其是铁锈带的三州密歇根、威斯康辛和宾夕法尼亚,它们曾经是工业重镇,也是知名的蓝墙州,也就是民主党的基本盘,后来受去工业化和全球化冲击也最大,有的人失去工作机会,有的人收入停滞、生活水平下降。在过去三次大选中,这三个州两次选择了特朗普,成为决定大选归属最重要的几个摇摆州。特朗普的副手万斯写过一本代表作《乡下人的悲歌》,他在书中详细描述了铁锈带地区的美国工人阶级白人是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中被边缘化,失去稳定的工作和经济保障,并最终陷入群体性的贫困和绝望之中,这种对生活的绝望感被认为是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滥用的重要原因。
蓝墙州的倒戈正是这些“乡下人”希望特朗普为他们而战。特朗普的出现无疑是全球主义者和自由贸易支持者的噩耗,一开始遭到民主党及精英阶层的强大的抵制,从华尔街到硅谷、从好莱坞到主流媒体,反对声浪此起彼伏,这就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施政困难重重的原因。不过,拜登四年并没有完全否定特朗普的遗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特朗普政策的先见之明,尤其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拜登将中国定义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者,并肯定了中国给美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安全带去了威胁。贸易上,拜登给中国电动车、锂电池等关键行业增加关税;技术上,拜登主张小院高墙策略,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产业政策上,拜登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拜登四年在中国问题上与特朗普殊途同归,表明以中美共生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已不再可持续,中国威胁论的叙事已经成为两党共识,这一共识非常重要,不仅为特朗普第二任期施政铺平了道路,也成为英伟达、苹果等大科技公司近期决定将部分供应链从亚洲迁回美国的直接导火索。
要理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首先要理解本届特朗普政府的治国蓝图。海湖庄园协议是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为特朗普重构全球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量身定制的一揽子计划,整个计划包括大规模关税、美元贬值、债务重组、主权财富基金等内容,最终目标是振兴美国制造业、减轻财政负担、保障国家安全,从而强化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总结一句话就是特朗普所说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目前正在尝试推进海湖庄园协议中最核心的议题——关税。
关税效果到底如何?特朗普称因为关税政策,他给美国带来了5万亿美元的投资。我们可以看一些简单的例子。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3月24日在白宫特朗普的注视下正式宣布未来四年将向美投资210亿美元,时间上正值特朗普汽车关税即将生效之际,表明其战略调整与关税压力高度相关。特朗普则表示,现代的投资清楚显示关税非常管用。同样在特朗普的注视下,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3月3日在白宫宣布投资100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五座芯片工厂。更早之前,由日本软银集团会长孙正义牵头,三家科技巨头宣布在美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苹果宣布未来四年在美投资5000亿,这是苹果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英伟达也宣布未来四年将采购数千亿美元美制芯片。另外,日本的日产、本田、瑞典的沃尔沃、德国的大众以及韩国的三星、LG等都在考虑将生产转至美国。近几个月,这些例子已经不胜枚举,美国或许真的有望在未来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迫使大量制造业企业将生产迁回美国,也为美国产品销往全世界打开了大门。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通过主动降低关税来讨好特朗普:就在美国对等关税宣布前夕,以色列宣布全面取消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一向实行贸易保护的印度近日也被曝愿意削减价值2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关税;英国则考虑调整其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的数字服务税;欧盟考虑降低汽车关税……更多的国家则在谋划应对美国贸易战之策,为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做准备。
我们这代人正在见证历史,这将是全球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具颠覆性的贸易体系和供应链重构行动,每个国家都必须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归根到底,就是与美国是敌是友的问题。对于英国、欧盟、日韩等国而言,他们与美国的矛盾属于兄弟阋墙,关税问题容易通过贸易谈判进行化解。一旦达到特朗普的要求,美国的对等关税随时可能取消。对中国来说,中美经济矛盾容易升级为政治和地缘冲突,这在拜登政府时期是拜登极力想避免的。在特朗普2.0时代,如何管控中美之间的分歧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权力也考验特朗普的政治智慧。